離子膜分為陰離子交換膜和陽離子交換膜。在電解過程中氯化鈉水溶液中的鈉離子向陰極遷移,遷移過程中遇到陽極,于是與膜上的陽離子進行交換,然后遷移通過到陰極室,在陰極室與氫氧根陰離子結合成氫氧化鈉。
1.在膜的安裝過程中,如果由于操作者的失誤使膜產生了皺褶或者損傷,雖然當時膜并沒有發生滲漏,但在膜的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發生針孔或撕裂現象,通常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對膜針孔部位的顯微觀察進行判斷。
2.在離子膜的電解工藝中,陰極室內的壓力一般要求控制的比陽極室內的壓力要稍大,從而就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微小壓差,才能使膜在運行中不脫離陽極網。在裝置運行過程中,有一種情況也會造成膜的損傷和陰、陽網的凹陷變形,有時候甚者還會發生爆炸,這種情況就是陰、陽極氣相的氯氫壓力壓差過大。
3.如果經常發生電解液濃度和溫度的突變的話,也會造成膜的針孔或撕裂,這種情況通常多發生在給電解槽進行充、排液時。以充液時的情況為例,介紹一下膜發生針孔或撕裂的情況。進液時由于進槽鹽水濃度過高或者排液后較高的槽溫因為水洗急劇下降以及進槽陰、陽極液溫差過大時,從而引起膜的急劇收縮或膜的兩面側樹脂組織收縮膨脹較大時,這時膜的針孔、撕裂或分層損傷就有可能發生。
4.墊片粘接不當產生鹽泡,也會使膜出現針孔現象。
陽極墊片不應當超過正確貼好的墊片伸入電解槽內的陰極墊片。如果電解槽內的陽極墊片遮擋了一些陽極網,則會引起處在遮擋處的膜產生鹽泡現象,進而使膜形成針孔。
5.單元槽初始安裝時,因粘接不牢,在電解槽開車初期,充液循環過程中墊片被擠壓時,會連帶所裝的膜拉伸,使膜受傷,易形成多處針孔,嚴重時會使膜靠邊框處被拉伸撕裂。
6.膜本身制造時存在缺陷,需對膜進行目視檢查和進行膜試漏。
